「山陀兒」颱風動態(翻攝/交通部中央氣象暑官網)
颱風季節是農業面臨的重大考驗之一,尤其對於台灣這樣位於颱風頻發地區的農業生產者來說,每次颱風的來臨都會對農業設施構成嚴重威脅。無論是溫室、灌溉系統、棚架,還是貯藏設施,都可能在風暴的強風和暴雨中受損。為了確保農業生產的持續性,及時有效地加固農業設施,是農民減少損失的關鍵策略。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三個簡單但關鍵的步驟,幫助農戶加固農業設施,在颱風來臨前做好全面防護,降低風暴損壞的風險。
檢查並加固現有設施
1. 溫室與棚架的穩定性加強
溫室和棚架是農業生產中的核心設施,但在颱風強風中,這些設施往往成為損壞的重災區。以下是針對這些設施的具體加固措施:
加固支架與固定點:檢查支架是否牢固,使用更厚、更堅固的材料,或增加支撐點,特別是位於棚架基部和接合處的部分。這樣可以提升結構的抗風性,避免在強風中變形或倒塌。
增設防風設備:在設施周圍添加防風網或屏障,有助於減少強風對溫室膜或棚架的直接衝擊。同時可以在棚架外增設砂袋或重物,增加穩定性。
使用強韌的膜材:對於溫室膜,使用高強度的塑膠膜或雙層膜材,有效提高防風抗壓能力,避免在強風中被吹裂或脫落。
2. 飼料與農具儲藏設施檢查
儲藏設施中保存著關鍵的飼料、農具和設備,颱風來襲時,它們的安全性關係到生產能否迅速恢復:
強化屋頂與牆壁:檢查儲藏倉庫的屋頂、牆壁,特別是接縫和邊緣處,防止因風壓過大導致屋頂被掀翻。可使用耐用的金屬材料或防水防風膠膜加強關鍵部位的防護。
確保通風和排水暢通:颱風帶來的暴雨可能會引起積水,導致儲藏設備浸水。設置有效的排水系統,並檢查倉庫內的通風設備,確保空氣流通避免潮濕滋生霉菌。
提升排水系統的效率
1. 檢查與清理排水設施
颱風通常伴隨著暴雨,積水不僅會淹沒作物根部,還可能破壞農業基礎設施。因此,提前做好排水系統的檢查和清理工作尤為重要:
清理排水溝與集水池:定期清理排水溝,確保無淤泥、樹葉等雜物堵塞。農田的排水溝應連接至自然水道或人工集水池,避免田地積水。
設置多層排水系統:考慮在農田或設施周圍建設多層排水系統,將不同高度的水層進行分層處理,有效減少水流直接沖刷土壤或設備基礎。
2. 增設臨時排水設備
颱風來臨前可以在易積水區域增設臨時排水設備,如:
安裝水泵:在低窪地區準備水泵,用於快速排除積水,減少洪水對作物和設施的影響。
設置臨時堤壩與擋水設施:利用沙袋或臨時堤壩,在易積水的區域進行防護,特別是設施的入口和重要設備區域,防止洪水湧入。
預備防護物資與應急計劃
1. 準備必要的防護物資
颱風前應確保所有應急物資充足,並放置於容易取用的地方,以便及時應對突發情況:
沙袋與加固材料:提前儲備沙袋、壓舊物或重型材料,能在颱風來臨前迅速用於加固農業設施。
備用發電機與抽水機:供電系統和排水設備在颱風後可能會受損,備用發電機和抽水設備可以確保在斷電時依然能維持基本的農業運作。
防水布與應急棚:準備防水布,必要時可以臨時覆蓋農業設施,避免強風或暴雨進一步破壞棚架或溫室。
2. 制定應急行動計劃
及時疏散與轉移:若颱風強度預計較大,需提前制定設施內人員和牲畜的疏散計劃。將重要設備移至安全高地或內部堅固建築物中。
協調合作與後勤保障:與周邊農戶協作,可以更有效地應對風暴後的搶修和恢復工作。颱風過後的基礎設施修復、物流、電力恢復等工作往往需要快速反應,確保農業生產盡早恢復。
颱風過後的設施檢查與修復
颱風過境後,及時檢查農業設施的損壞情況,並迅速進行修復工作是恢復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對受損設施進行全面評估,包括棚架、溫室膜、排水系統和儲藏設施,並根據情況採取維修或更換行動。
此外,颱風過後應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次生災害,如山洪暴發或持續大雨,並及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結論:三步驟保護農業設施,減少損失
颱風對農業設施的損害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採取適當的加固措施,並確保排水系統運行正常,農戶就能有效降低損失。通過定期檢查設施、提升排水能力、並預先儲備物資,農民可以在颱風季節中大大降低損壞風險,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性。
Comments